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10月28日在成都舉行“決勝‘十四五’續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會上披露,四川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突破成效突出,釩鈦等資源儲量領跑全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已成為全球釩鈦新材料產業重要發展極核。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8日
在成都舉行“決勝‘十四五’ 續寫新篇章”系列
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四川發布供圖
四川是礦產資源大省,戰略性礦產資源豐富且分布相對集中。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陶劍鋒介紹,“十四五”以來,四川統籌資金加大找礦突破力度,引導社會資本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新發現大型石墨礦3處,大、中型磷礦6處,鋰、稀土、金、油氣等礦種儲量大幅增加。當前,全省鈦礦查明資源量占全國的76.2%,居世界第一;釩礦查明資源量占全國的28.2%,居全國第一;新增鋰輝石資源量280萬噸;新增磷礦資源量17.5億噸。
在實現找礦突破和增儲上產,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總工程師瞿亮表示,通過構建多元投入體系,“十四五”以來省級財政地質勘查投入是“十三五”同期的4倍,并成功破解市縣財政“零投入”難題,相關做法被自然資源部在全國宣傳推廣,帶動社會資本累計投入20.84億元。下一步將聚焦“十五五”規劃,補齊基礎短板,強化科技賦能并加強統籌協調,探索建立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發展機制。
在資源開發利用與產業發展上,攀西試驗區成效顯著。陶劍鋒介紹,“十四五”以來,該區產出全國約80%的鈦精礦、60%的釩制品和20%的硬巖型稀土,已成為全球最大釩制品基地、全國最大鈦原料基地和重要稀土生產基地。通過發揮科教與企業研發優勢,首創高爐渣提鈦技術,氧化釩清潔生產工藝世界領先,推動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率分別提升至50%和35%,高端鈦合金批量供貨,高速鐵路用鋼軌國內市場占有率約40%,持續保持全國首位。
展望未來,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廖衛民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圈鏈思維,深入推進建圈強鏈,積極創建釩鈦新材料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持續推動產業協同發展,促進“釩鈦+鋼鐵”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積極支持行業創新發展,加快智能煉鋼、高端鈦合金絲材等關鍵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建設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打造釩鈦鋼鐵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強化釩鈦、鋼鐵等戰略資源供給能力。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
圖文如有侵權,敬請聯系刪除
